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The Global Rainforest Mapping (GRFM) project was initiated in 1995 and, through a dedicated data acquisition policy by the National Space Development Agency of Japan (NASDA), data acquisitions c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a 1.5-year period, resulting in a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homogeneous coverage to contain the entire Amazon Basin 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Pacific; Central America up to the Yucatan Peninsular in Mexico; equatorial Africa from Madagascar and Kenya in the east to Sierra Leone in the west; and Southeast Asia, including Papua New Guinea. To some extent, GRFM project is an international endeavor led by NASDA, with the goal of producing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ntigu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data sets over the tropical belt on the Earth by use of the JERS-1 L-band SAR,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semi-continental, 100m resolution, image mosaics. The GRFM project relies on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the Joi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JRC) and 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MITI) for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validation and product generation. A science program is underway in parallel with product generation. This involves the agencies mentioned above,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and individuals to perform field activities and data analysis at different levels.  相似文献   
22.
This paper discusses land-use changes in the interlock area of farming and pasturing (IAFP)in northern China. It presents detailed analyses of land-use features in the IAFP,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the macro geomorphic units and geophysical conditions-constraints or advantages. Additionally, it selects some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availability in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their quantitative data, to analyze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ypical conversion of grassland and geophysical conditions. The preliminar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are of great advanta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some geophys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3.
云南楚雄中生代陆相盆地发育了良好的含煤、含铜和含膏盐的三位一体的建造组合。煤、膏盐和砂岩铜矿床中有机质在丰度、类型、成熟度、可溶有机质及生物标志物上既有一定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性。煤和膏盐均参与了砂岩铜矿成矿作用,煤系为改造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还原性有机质,膏盐提供了氧化性的SO2-4,间接提供了硫源。  相似文献   
24.
楚雄盆地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砂岩铜矿生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楚雄盆地含煤、含铜和含膏盐建造中的有机质在来源、类型和成熟度上是不一致的。成岩期干酪根降解形成的短链羧酸是矿源层中铜活化的重要因素,石油烃是矿质搬运的重要载体。改造成矿期,天水淋滤膏盐展形成富SO_4~(2-)的下渗氧化性流体,为改造成矿提片供了硫源。另一方面,来自基底的含矿流体沿同生断裂上涌,混染煤系地层形成还原性流体,沿次级断裂进入到高渗透的砂岩储集层。当两种流体在砂岩中相遇时,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形成改造期矿体。  相似文献   
25.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有机质与锗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庄汉平  刘金钟 《地球化学》1997,26(4):44-52,T002
临沧锗矿床是一产于第三系含煤岩系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的最初锗源与盆地西缘的二云母花岗岩有关。主矿体产于下煤组沉积旋回的早期地层中,每一沉积阶段早期形成的褐煤和碳质泥岩中富含锗,最高含量达1470×10^-6。褐煤和碳质泥岩在矿化过程中平均富集了164-169倍。根据锗含量,褐煤和碳质泥岩可分为锗含量小于12×10^-6的低锗煤(泥岩)和大于90×10^-6的高锗煤(泥岩)。高锗煤中有机质富含氧官能  相似文献   
26.
MODIS 1B影像几何纠正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MODIS影像是一种新型和重要的数据。对MODIS 1B影像几何畸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了一种合适的纠正方法。对于1km分辨率MODIS 1B影像,直接采用1km分辨率的空间坐标进行几何纠正;对于250m和500m分辨率的MODIS 1B影像,先用三次样条曲线对坐标进行插值生成同分辨率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插值结果对其进行几何纠正。由于MODIS影像在空问分布上的特殊性,采用前向和后向映射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纠正后某一像素点在原始影像中的位置。根据该位置的条带重叠度,可以确定参与计算像素个数、搜索窗口的大小以及窗口的精确位置;采用归一化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计算纠正后像素点的属性值。上述优化算法不仅保证了纠正后影像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作者在Visual C 6.0环境下开发实现了上述算法。从坐标插值和几何纠正结果分析,无论是数据处理速度还是纠正后的影像质量和精度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7.
针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论文选择SO2、NOX、PM2.5、CO和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指标,选择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表征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以武汉市为例,综合应用耦合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研究2类指标之间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颗粒物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城区向远城区递减的趋势,其中SO2、PM2.5和VOCs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现象,而NOX和CO聚集现象不显著,且与道路分布明显相关;AO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的趋势。②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空气质量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越靠近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弱;越远离主城区,空间非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显著;SO2排放量与AOD在武汉市远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大于0.7,且耦合度指数小于0.3,呈现较强的非协同耦合特征,NOX、VOCs、PM2.5的排放量与AOD在武汉中心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小于0.5,且耦合度指数大于0.5,协同耦合现象较为显著。③ 基于时空非协同耦合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建议: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不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以本地减排治理为主;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显著的远城区,应在污染溯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协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不同大尺度强迫条件下的暴雨个例中,考虑不同尺度特征的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相互作用构造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构建“自适应”于不同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大尺度强迫显著的个例1中,以大尺度扰动信息为主的动力降尺度的增长趋势较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更为显著,且总扰动能量在预报中后期超过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而在大尺度强迫较弱的个例2中,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扰动能量始终高于动力降尺度。此外,当大尺度强迫显著时,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相匹配会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不匹配时初始扰动会在预报中后期抑制侧边界扰动的发展,当大尺度强迫较弱时,即使是互相间不匹配的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也能在大部分预报时段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说明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的相互作用机制不仅与天气形势相关,也与二者是否匹配挂钩,另外,扰动的发展特征同样依赖于天气形势;从集合离散度的角度来看,当大尺度强迫明显时,侧边界扰动的作用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取代初始扰动,从而对离散度起到主导地位;两种初始扰动方法相比,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在多数情况下对总离散度的贡献均大于动力降尺度;从降水量预报及概率预报情况来看,大尺度强迫明显的个例可预报性更高,且各集合成员间的差异较小,大尺度强迫较弱的个例则相反,且当两种初始扰动方案与侧边界扰动相结合时,较仅侧边界扰动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29.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具有明显的斑点噪声,在变化检测中,一般需要考虑空间邻域信息。本文结合SAR影像丰富的纹理信息,提出一种考虑空间邻域信息的高分辨率SAR影像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32维纹理特征向量构造差异影像。通过最大化熵法自动选取阈值,对精度指标随窗口大小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适合于变化检测的窗口为11×11。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优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法,可以减小斑点噪声的影响,有效提高高分辨率SAR影像变化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0.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晓东  王海银  胡振彪  韩磊 《测绘科学》2016,41(2):58-61,80
针对传统的基于纸质地图的外业调绘核查工作具有操作复杂、采集数据不精确、作业流程不规范等缺点,该文设计开发了基于iPad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在内业高精度遥感影像判读的基础上,采用全数字化的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进行地理国情要素移动式、网络化外业调查和验证,快速采集和编辑调查数据,为外业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在青岛市崂山区和城阳区的试点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较好地验证了移动GIS技术用于外业信息采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